总觉得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,有不同的脾气秉性,行走在城市里很容易被她的情绪感染,被她的魅力吸引,格外着迷。曾看过大师笔下的城市,郁达夫的扬州,张恨水的北京,虽无法企及,但是我还是愿意以这样的方式,
去写下东拼西凑的文字。
对于重庆,我说不上有多了解,更多地还是源自我对民国史的爱好,而对这座城市有着一份特殊的好奇和执着。
总觉得一座城市就像个人,有着他特有的灵魂魅力:无论城市大小,历史是否久远,无论市井闹市,还是深宅小巷,不单单是建筑,地理位置或者气候。只是看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,就大有各自的不同。
山城重庆,巴山绵延,渝水纵横,可以算中国最赋地理性格的城市。那重庆的性格到底是什么?再合适不过的应该是:火辣。重庆人最常吃的一种东西是火锅,也想起来,若干年前在连队当指导员的时候,每年新兵下连,都会有十几个重庆兵,他们和这里的美食一样,火辣辣的直抵内心。性格直来直去,火爆得很。
我是在晚上飞机抵达的。初到重庆,老天似乎格外的照顾我,下起了淅沥的小雨,感到丝丝的凉意。坐在出租车上,穿梭在山城之间,开始了我对重庆的初见。
起初的感觉很像电影中的香港,尽管我没真实的到过那里。山中有城,城中有山,因而重庆的道路多如曲折的山路,上下坡极多。大部分的房屋都建造在半山腰上,连接楼与楼之间的不是马路,而是台阶。所以,上下台阶是重庆人每日的必修课,想来这倒为都市人因繁忙而无暇锻炼身体,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大环境。
记得原来曾看过一部片子《重庆森林》,内容虽然和这座城没有很必然的联系,但却道出了一个真实的感受,一个钢筋水泥的森林。幢幢高楼参差不齐的矗立在连绵的群山之间,远远望去,薄雾轻绕,颇有几分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感觉。又觉得生活在重庆这个城市,是莫大的幸福,开门见山,开窗见绿,生活在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,却与自然又是如此的零距离,羡慕。
不知是不是和夜晚到来有关,总觉得这座城市,是一座属于夜晚的城市。我住在据说是城市中心的解放碑边上的酒店,夜幕下,人群很多。从油灯渔火到电灯流光,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融汇于灯火之中,宛如天上街市。
重庆的夜不是简单的繁华,而是一个璀璨的生命立体。很多人都喜欢拿这里的夜景和外滩比较,我想浦江夜景更多的是隔岸相望,看到的是城市外表的繁华。而在山城看夜景,是居高临下,俯视整个城市,万家灯火星星点点,你可以感受得到人们真实的生活,和千百万个家庭的温馨。在这里,看到的是这个城市的真实和温暖。
我一直认为重庆是中国最有性格的城市,它粗粝磅礴又市井精巧。下方飘荡着长江码头带来的人间烟火,上方留存着民国时期的韵致风貌……
重庆的另一个特点:就是历史文化,特别是近代史。梁实秋雅舍,老舍故居,复旦大学旧址,张自忠将军墓。走在北碚的南京路、上海路、天津路、陕西路,我就在想,要是没有抗战这些人会来吗?要是中国人民没有拼死抵抗,重庆是不是也会出现在这一堆堆沦陷的城市当中?
重庆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。因祸得福,历史进程也选择了重庆。此时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,得到不可估量的资源,造就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。这一切为后来重庆的城市气质影响很大。我认为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底蕴是可怕的。重庆因为历史原因让自己的文化沉淀,在短时间里显得厚重而有力量,这无疑是幸运的。
江城、雾都、火炉都只是重庆的代称,是表象。我想只有流淌在重庆人心中的情怀,充斥在这座城中的气息,才是真正的重庆。这里,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角,一座曾经的工业重镇,在大开大阖的历史舞台上,演绎过无数悲喜剧,她注定是不甘平庸的。
今天是历史的沉淀,明天是历史的延续。现代高楼大厦,掩住了历史的断垣残壁,却掩不住在历史时空中踽踽独行之后,留驻在城市印记中的独特性情。重庆就是这样,在山水之间,在现代化的喧嚣中,彰显着她依然火爆的性情。星星还是那颗星星,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,山也还是那座山,河也还是那条河。只是历史不再是那段历史,人不再是那群人。
一直觉得,一个城市如果有一条江,这个城市的人民会幸福的要死。就像兰州,像武汉,像上海,像绵阳,更像沈从文的湘西。在这些地方,有走不完的滨江道,有玩不尽的小河沿,有放不下的江湖故事,更有吃不遍的河鲜。
两条江,长江和嘉陵江。一边是奔腾不息,一边伟岸浩荡、气势磅礴。在我眼里,他们性格却大相径庭:一条静谧安详,一条汹涌澎湃。嘉陵江更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,坐在家门口,静看着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幻,不管时局如何,但依旧安详亲和,甚至嘴角还带着些许的微笑。一如她的江水,碧绿清澈。而长江呢,翻滚汹涌,大江东去浪淘尽。似乎他一直就这样,似乎他又有很多故事,很多内心的情感要倾泻。一如他的水,浓郁的江水黄不见底。
两江汇合之地,便是朝天门码头,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奇之地,重庆繁华的重要见证。朝天门沙嘴两边的江水,泾渭分明,尤其是在冬季,长江的水与泥沙结合,江水似乎总是浑浊的,就像铁锈一样黄。嘉陵江的水绿绿的,给人的感觉足够清亮。两江之水在沙嘴交汇处,永不停息的冲击、翻滚,水越枯,沙嘴向江中延伸的距离,就越近。沙嘴的沙,是深灰色的。赤脚走在沙上,软软的。夕阳西下时,金色的阳光撒在江面,给朝天门添了无限的美。
难以想象,如果没有朝天门码头,重庆如何能够在过去被人了解,在现在被人牢记,在将来得到证明。两江汇流,凭水而兴的朝天门码头,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,自古有「左右夹两江,上下十三邦」之誉。吞吐源源不绝的物资,三教九流集结,流金岁月里,翻腾一幕又一幕的风云际会。
两条大江穿城而过,汇聚东去。重庆人也在两条江的怀抱里,幸福的生活着。老人忘不了当年码头繁忙的景象,遇到像我一样的游客,便会饶有兴致讲诉他们过去的辉煌,历史的变迁。当然,对于本不在这座城市土生土长的我,也只有站在桥上默默想象。
还记得那天天气很好,我拿着相机沿着嘉陵江的河堤走,很多垂钓的,游泳的人们,江边热闹非凡。有个小朋友,在父母的臂膀下一直嚷嚷着,他是挂念岸边堆砌的小人儿,于是乞求父母下周再来。而在父母眼里,江河就是自己的全部记忆,全部情感。他们不说,但是心里看得很重。
说到朝天门,说到两条江,就不得不继续说下去。有些地方一直在记忆的深处,偶然的触及会引起不可抑制的伤怀。也许我们永远也没有机会重走一次,即使刻意地寻找,也无法找出跟记忆相吻合的点滴。
重庆城曾经的标志——缆车,已经退出公共交通的行列,唯有朝天门观光缆车,还锈迹斑斑地屹立在嘉陵江一侧,让路过的人们在回忆中去慢慢体味旧时的光景。生活就这样,从简单到复杂,没有人能真正把它解释得通透。在紧跑与慢走之间,记忆中的城市也许能演绎轻松的对白。
关于这条索道的对白,又有很多经典的电影画面在这里被演绎的淋漓尽致:《周渔的火车》里一罐可乐,从长江索道的缆车上滚向下面的棚户区,让无数的观众记住了重庆的长江索道,也让我记起那曾经的时光。对重庆人来说跟公交车、轮渡一样的索道,成为外地的游客了解这个城市更多面的一条捷径。
的确,没有比过江索道,更适合解读重庆这个城市的外形符号了。索道站下面的老城区也还是旧时模样,残破不堪的老房子此时离我们那么的近。似乎只需要俯身,就可以重拾那遥远的记忆。打量等候的人群,当年那样行色匆匆的本地人寥寥无几,更多的是背着行囊、挎着摄像机的游人。
走进吊在几根如小臂般粗细的钢缆上的铁箱子,心开始在长江的上空漂来漂去。行走在都市水泥森林里,许久没有抬头望天了。对岸是重庆摩肩接踵的高楼,映衬着全国最大、最古老的会馆群落。横过江面之后,都市楼宇扑面而来,那些在记忆中藏得最深的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,在脚下倔强地站立着。筒子楼群进进出出的年迈老人,被年岁磨平的石阶和屋檐长着杂草的瓦房,串联起关于这座山水城市的历史印记。
热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,不外乎是因为城市所带来的无穷可能性。就像一座座架在城市的桥,沟通彼此的过往。直到厌倦,换另一座城市,重新来过。伤透了心的人,任性地不再振作也罢,至少还能卷起行囊,远走他城。
原来,我们走进一座城市,就是走进一种渴望的生活。重新架起自己内心的桥,渴望着来自另一端给予的平衡和安定。